2024, 33(16):36-40.DOI: 10.3969/j.issn.1004-4949.2024.16.010
摘要:目的 探讨优化护理路径对产妇手术切口愈合及美观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9月-2023年5月于本院产科行剖宫产的98例初产妇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9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术后护理,观察组实施优化护理路径,比较两组产妇瘢痕特征、切口并发症发生情况、线性瘢痕患者和观察者瘢痕评估量表评分(POSAS)、手术切口美观满意度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瘢痕厚度及宽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瘢痕长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切口并发症发生率为2.04%,低于对照组的14.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PSAS与OS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社交评分、自我评价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满意度为95.92%,高于对照组的83.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优化护理路径有利于促进剖宫产术后切口愈合并提高其美观度,减轻瘢痕状况,降低并发症发生几率,可较好地满足产妇需求,提高护理满意度。
2024, 33(18):156-159.DOI: 10.3969/j.issn.1004-4949.2024.18.042
摘要:目的 探究在剖宫产产妇中应用切口疼痛护理的效果及对手术切口瘢痕情况、美观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7月-2023年7月于本院产科行剖宫产的104例初产妇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切口疼痛护理,比较两组瘢痕严重程度、瘢痕情况、疼痛程度、美观满意度及切口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PSAS、OS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瘢痕宽度、厚度均小于对照组(P <0.05);两组瘢痕长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PRI、VAS、PPI评分及总分均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美观满意度为96.15%,高于对照组的84.62%(P <0.05);观察组切口并发症发生率为3.85%,低于对照组的17.31%(P <0.05)。结论 在剖宫产产妇中应用切口疼痛护理的效果良好,可有效减轻瘢痕严重程度及疼痛程度,缩小瘢痕宽度及厚度,有利于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几率,提高美观满意度,促进产后恢复。
2024, 33(9):160-163.DOI: 10.3969/j.issn.1004-4949.2024.09.042
摘要:目的 探讨PDCA模式护理对初产妇会阴侧切率以及伤口美观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2 0 22年6月-2023年6月在我院自然分娩的100例初产妇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PDCA模式护理,比较两组会阴裂伤率、会阴侧切率、伤口恢复美观率、分娩情况及护理质量评分。结果 观察组会阴侧切率为34.00%,低于对照组的5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会阴裂伤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伤口恢复美观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总产程时间、产后48 h VA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服务态度、护理技能、伤口管理、沟通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对初产妇应用PDCA模式护理有助于严格控制会阴侧切指征,降低会阴侧切率,提高伤口恢复美观率,值得临床应用。
2024, 33(20):166-169.DOI: 10.3969/j.issn.1004-4949.2024.20.042
摘要:目的 探讨在剖宫产术后行综合性切口护理的效果及对切口美观及愈合情况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6月-2023年3月于本院产科行剖宫产的92名初产妇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6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术后护理,研究组实施综合性切口护理,比较两组切口愈合情况、瘢痕评分、切口美观度、瘢痕宽度、厚度及长度、护理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切口甲级愈合率高于对照组,乙级、丙级愈合率低于对照组(P <0.05);研究组PSAS评分、OS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 <0.05);研究组VSS各维度评分及总分均低于对照组(P <0.05);研究组瘢痕厚度、宽度均小于对照组(P <0.05);两组瘢痕长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为100.00%,高于对照组的95.65%(P<0.05)。结论 对剖宫产术后初产妇实施综合性切口护理,可缩小切口瘢痕的宽度及厚度,促进切口愈合,有利于提高切口美观度及护理满意度。
2024, 33(13):168-172.DOI: 10.3969/j.issn.1004-4949.2024.13.043
摘要:目的 探讨在剖宫产后应用赋能教育模式的效果及对患者切口美观性、血栓认知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6月-2023年3月于本院产科行剖宫产的94例初产妇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7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术后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赋能教育模式,比较两组瘢痕情况、切口美观度、康复时间、血栓认知度及依从性。结果 研究组瘢痕宽度、厚度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瘢痕长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VSS评分、PSAS评分及OS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术后住院天数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血栓认知各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依从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赋能教育模式的实施可提高剖宫产产妇的血栓认知度及依从性,有利于减轻瘢痕程度,提升切口美观性,促进产后恢复。
2024, 33(14):175-178.DOI: 10.3969/j.issn.1004-4949.2024.14.046
摘要:目的 探讨基于美学原则的切口护理模式对产妇切口愈合及瘢痕美观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9月-2023年6月于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妇产医院/南京市妇幼保健院行剖宫产的106例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术后护理,观察组则予以基于美学原则的切口护理模式。比较两组瘢痕程度(Sawada临床评分)、手术瘢痕美观满意评分、瘢痕特征、美观护理自我效能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Sawada临床评分总分低于对照组,且瘢痕颜色、瘢痕高度、瘢痕硬度、瘙痒程度和触痛感觉5个维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瘢痕美观满意评分总分高于对照组,且瘢痕面积、高度、柔软度、血管分布、色素沉着、瘙痒、触痛7个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瘢痕宽度及厚度小于对照组(P <0.05),而两组瘢痕长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美观护理自我效能总分高于对照组,且切口愈合知识、自我护理技能、症状识别、获取知识和心理应对5个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4.34%,高于对照组的81.13%(P <0.05)。结论 基于美学原则的切口护理模式可以提高剖宫产产妇切口美观度,促进切口愈合,提高护理满意度,以及改善初产妇的自我切口护理效能,值得临床应用。
2024, 33(11):176-179.DOI: 10.3969/j.issn.1004-4949.2024.11.044
摘要:目的 探讨基于循证医学的切口护理模式对剖宫产切口美观性及情绪状态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6月-2023年6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妇产医院/南京市妇幼保健院行剖宫产的102例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1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予以基于循证医学的切口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瘢痕评价量表(PSAS)、观察者瘢痕评价量表(OSAS)、皮肤科生活质量指数(DLQI)、Zung抑郁自评量表(Zung-SDS)等级以及Zung焦虑自评量表(Zung-SAS)。结果 观察组PSAS、OSAS、DLQI各维度评分及总分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Zung-SDS抑郁等级、(Zung-SAS)焦虑等级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基于循证医学的产妇手术切口护理有助于改善术后切口美观度,提高生活质量,减轻其心理压力,降低抑郁和焦虑的发生率。
2023, 32(9):143-145.DOI: 10.3969/j.issn.1004-4949.2023.09.038
摘要:目的 探讨心理分级护理模式对初产妇伤口美观性及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 选择2 0 2 1 年2月-2022年5月在南京市妇幼保健院进行分娩的初产妇13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心理分级护理模式,比较两组伤口瘢痕情况(PSAS评分)、心理状态(SAS、SDS)评分。结果 观察组PS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心理分级护理模式应用于初产妇,可减轻产妇焦虑、抑郁情绪,改善产妇术后伤口瘢痕恢复情况,值得临床应用。
2023, 32(20):151-153.DOI: 10.3969/j.issn.1004-4949.2023.20.041
摘要:分析PDCA模式护理对初产妇会阴侧切率及切口美观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4月-2023年1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妇产医院/南京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正常分娩产妇86例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予以PDCA模式护理,比较两组会阴侧切率、会阴切口美观性、生活能力评分(ADL)。结果 观察组会阴侧切率为13.95%,低于对照组的23.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会阴切口美观率为95.35%,高于对照组的81.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干预后ADL评分为(94.31±4.22)分,高于对照组的(83.13±4.6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DCA模式护理能够有效地降低初产妇分娩过程中的会阴侧切率,提升会阴切口的美观性和生活能力,值得临床应用。